首页
>永利新闻>今日视点

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、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做客“永利大讲堂”

发布日期:2023-12-21 22:15 信息来源:宣传部

识良渚文明,知中华渊源。12月20日晚,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、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做客“良渚遗址与中华文明”系列大课,为yl23455永利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《何以良渚——5000年文明的实证》的精彩讲座。校党委副书记叶桂方为王宁远教授颁发“永利大讲堂”纪念牌。

何谓良渚:千年文脉,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

“良渚遗址种类齐全,规模宏大,文物数量众多,材质精美。”“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。”“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,将中国国家社会的历史上推了1000年。”……中国遗址众多,为什么良渚遗址地位特殊?王宁远从良渚的三个评价说起,向大家介绍了良渚文明的重要意义,同时引出了此次讲座的主题。

“唐尧虞舜夏商周……”在耳熟能详的朝代歌中,王宁远介绍了国家发展的三个阶段——“满天星斗”“月朗星稀”“皓月当空”——古国,王国和帝国,而良渚就是“满天星斗”中最亮的那颗星。“在全国的这些区域之内,良渚考古发现的证据链最完整。”王宁远说,“良渚遗址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文明的类型,所以特别重要。”他还概括了良渚文明申遗成功的五个关键词:最大的城、最早的坝、最美的玉、五千年、多元一体。随后又讲述了良渚文化遗址、良渚遗址(群)、良渚古城、良渚文明等多个概念,并且分享了80多年来良渚考古研究筚路蓝缕的历程与故事。

何以良渚:择水而居,围水灌溉的人地关系

良渚在哪里呢?良渚就是在江南——地理概念上即太湖周边的一个平原,江苏南部、上海和浙江北部。“桨声欸乃,饭稻羹鱼”一句古诗词,勾勒出了江南的精美画卷。

王宁远表示,大多数人都认为江南自然条件好,但实际上作为江、海、平原三系交汇的过渡地带,江南环境非常脆弱。“稻米飘香的背后离不开良渚人和谐的人地关系策略。”就此,王宁远展开了良渚相关内容的描述,对良渚小聚落分布特征与稻作水平关系,良渚古城选址在过渡地带的生产、宗教、资源等条件以及其多选择山间沼泽湿地的利弊条件展开叙述,“当今很多水库其实就是在原有的坝上修建起来的,这也足以看出古代中华文明的智慧,在当时的自然环境条件下,懂得合理利用外来条件来帮助生存。”

谈及良渚文化出现原因,他提到,这与当时的人群移动有着密切关联。王宁远生动地解释:“就像移民一样,本地的自然条件很差,但是因为许多移民携带的非常先进的技术而人为形成了一个城市。”

匠心具现:“基建狂魔”的治水智慧

良渚都城的选址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偏僻的位置呢?据王宁远介绍,由于良渚社会是靠以玉器为特征的宗教来维系的,所以良渚的选址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,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宗教的影响。良渚都城选择建设在南边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,究其原因,是基于对玉矿、建材和交通等多方因素的考虑。

作为营建在湿地里面的一个早期都市,良渚特别关注水利、堆墩、湿地营城的技术与规划等。“良渚人为了调节水量,特地在河流的上游修建了水库和堤坝,在丰水季节蓄水,枯水季节放水。”,王宁远认为,良渚作为中国古代都城“宫城、内城、外郭”三重结构的发轫,建设了完备的外围水利系统,是数代良渚人的心血的凝结,体现了先人的精巧构思和适应自然的和谐景象。 

继往开来: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

回顾江南水利系统的建设史,从良渚的山塘水库,到大运河、海塘、圩田等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,治水能力的发展也是文明程度的发展。“5500年前进入江南开发模式后,江南地区的建设体现了江南人民创新智慧、勤劳坚守,既与多变的自然和谐相处,又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,由此开创了最美好的江南,延续至今。”王宁远感慨道。

“王教授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良渚的知识,让我对良渚文明有了更深的了解,作为良渚人,我感到深深的自豪。”药学2201班魏淑媛说,“听完‘良渚遗址与中华文明’系列大课,我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良渚遗址证实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,让我们更好地与过去的文明交流,未来我们也将坚定文化自信,赓续历史文脉。”




文:罗云开,卢韵妍 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